详情

柴婕 周小玲 周君 |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比较文学青年论坛侧记

来源: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12-01

2019年121日,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与我校主办,beat365官方网站、当代通俗文化研究所和身体美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比较文学青年论坛”在我校科技楼三号报告厅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们齐聚一堂,聚焦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与实践,围绕“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专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研讨。

本次大会共有9场大会主旨发言、9场分组发言,分别围绕世界文学、跨学科理论研究、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实践、影响研究、跨文化研究与叙事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本次青年论坛呈现为三个特点:1. 讨论主题聚焦,围绕着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建构与文学实践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地探析;2. 新生力量有锐意。青年学者和学生都敢于探索新事物,跨学科研究呈现为更广阔视角与更深刻的挖掘;3. 论坛形式多样化。将青年学者论坛、研究生论坛纳入主题研究模式中,以专题研讨多层次、多方位推动比较文学学理建设。

01以跨学科研究的多重模式建构文学与文化生产的整体认知论

跨学科研究并非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简单流动,而是以文学生产为本体的多元学科的文化互动与网络状糅合。这具体反映在9个主旨报告中,无论是宏观视野下的 “世界文学的动态模式”,“远程阅读”产生的诗学相互创生,西方文艺理论话语的中国适用,还是都市戏剧与都市正义,文学与微型画,阿喀琉斯与古希腊教化,“谜”之叙事的跨学科探讨,以及跨语境诗学构想与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理论探索,这些都为比较文学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维度提供了多重路径。

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首先在主旨报告中探讨了“世界文学动态模式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认为自西方16世纪中叶率先启动的现代化进程之后,世界各民族文化与文学相继被卷入这个相互依赖共存的动态世界,形成了如卡萨诺瓦所命名的文学世界共和国,而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游戏空间,其文学秩序体现为以优势者的发明为文学创造及文学意义的准则,以此规定世界文学的秩序,并让后来者或弱势者认同,并且限制后者的文学创造和文学阐释。中国文学的研究应该既拓展也推动世界文学的理论思考,也应从世界文学的多元系统视阈中得到启发,重新检视“中国文学”。

上海师范大学刘耘华教授主旨报告“不同诗学的相互创生——‘远程阅读’时代诗学对话的方法论建构”,以莫莱蒂的“远程阅读”方法探讨文学外部力量与内部因素的发展与演变,认为基于“数字人文”的“远程阅读”会对传统学术格局造成根本性的秩序重塑,学界应该对这一学术境况进行新的阅读伦理及其方法论层面的建构。他借用保罗·利科、弗朗索瓦·朱利安等人的观点提出建构工作平台意义上“精神性‘面对面’”,以此克服框架式“诗学比较”所伴随的“非客观性”,同时为将来的诗学生产和创造者提供孕育与滋养空间。

清华大学生安锋主旨报告“西方文论在新中国的传播与我国文艺理论话语建构”,以后殖民主义和新历史主义两股西方文化思潮为例,梳理了西方文学理论对我国文学文艺理论话语形成的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陈爱敏教授主旨报告“都市中的灰色空间:20世纪末美国都市戏剧与都市正义”,以20世纪末美国都市戏剧为基点,全面探讨了文学中的城市权利、城市革命、城市秩序等城市正义话题,强调都市研究中的灰色空间(都市非正义空间),揭示都市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中存在的种族、性别、阶级等问题及其成因。

广西师范大学麦永雄教授主旨报告“跨语境诗学与间性哲思”,以中国比较文学跨界理论为对象,阐发跨语境诗学对于比较文学的创新意义,借助间性论的新发展和丰富哲理蕴含,探讨间性论作为跨语境诗学基核或比较文学原理的可能性,以此促进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反思和理论建设。

我校江玉琴教授主旨报告“后人类理论视野中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问题与实质”,历史回顾了比较文学跨学科概念的生成与发展,以及当今的比较文学跨学科争论,以后人类理论的生成与发展为例,提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应该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模式,后人类理论以“间性诗学”与“系统诗学”推动比较文学学科整体建设。

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以斯宾塞的诗歌与微型画为研究对象,指出微型画和斯宾塞是共同的文化环境的产品。

中山大学魏朝勇教授以荷马史诗中的阿基琉斯形象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古希腊伦理教化传统及其嬗变。

江西师范大学唐伟胜教授讨论了短篇虚构叙事文类核心的“谜”,以“面向物的哲学”来分析短篇虚构叙事中“谜”的四种类型。

02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呈现方法网状化、领域纵深化趋势

本次会议设有青年教师论坛专场与研究生论坛专场,共9场主题分组发言,大家围绕世界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跨文化研究与叙事研究等多个主题从学科方法、学科界定、学科建构、学科发展、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思路新颖,氛围热烈。

1)数字人文开启我们文学研究的新模式。上海交通大学都岚岚教授认为远读模式是大数据研究时代的新范式,在分析了远读模式的来源、贡献及在数字人文领域的使用状况后,认为远读模式对大数据时代文学研究产生的新颖视角会让我们进入更开放、更宏观的历史研究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程林副教授探讨的早期德国机器人叙事及其产生的恐惑认知对我们理解当今科幻小说的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逆向阅读与中西文化融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何光顺教授以波德莱尔《恶之花》为出发点,认为我们应摒弃西方单一视角,引入其他文明视角逆向阅读,尤其是以东方文明视角来看待《恶之花》,更好地将中西、古今融会贯通。我校王伟均博士也由此逆向梳理了中国龙经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演变进入西方绘画的过程,以此理解中西方龙形象的差异性原由。

3) 文学接受与文化互动。汕头大学王志希博士、苏州大学孙连五博士、福建工程学院林晓霞博士都聚焦在《圣经》、詹姆斯小说或理论家德里克的中国传播与本土接受的角度看文化的互动。这也与中国社会科学大学邓海丽博士提出的公共阐释学问题相关,即中国学派的建构如何处理阐释问题。广州大学王希腾博士阐释了哲学与文学的互动。

4) 跨学科研究的新启发。熊亦冉博士以时尚语境探讨伍尔夫的《奥兰多》,从着装角度,来分析奥兰多小说里面着装对于性别的表演性影响,以及产生的身份认同、性别认同、性别观念的影响。林家钊博士采用质性分析方法,从社会学角度为我们描绘出英语世界一般读者具体在《红高粱》接受过程中,从认知到认可图式重建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区沛仪博士从政治动机的角度阐释了间性书写。

青年学者们思想非常活跃,思路新颖,跨学科研究符合教育部所谈到的大学科发展思路,尤其是在网络和科技文化时代,文学和多种学科之间如何打通,如何实现相互融合、共存共赢的状态,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而本次论坛的报告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路。他们从各个方面,比如学科的方法、学科的界定、学科的建构、学科的发展、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具体的案例分析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研究思路以及学术上的启发。本次青年论坛极具开拓性,也开启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新征程。

地址:我校汇文楼一层
邮编:518060
网站:www.syxbskj.com 
传真:(0755)26536124
手机端
微信公众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