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南书房夜话 | 肖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背后还有这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来源: 原创读创文化广场
2020-10-22

“桃花源是否历史上一个真实的存在,在哪里?桃花源何以进入陶渊明笔下,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名篇传诵至今?近日,我校文学院历史系讲师肖荣做客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114期讲座,从陶渊明所在的东晋年代考虑,从事实的桃花源事实之上的桃花源两个方面展开,为读者揭开《桃花源记》背后的故事。肖荣认为,因为有陶渊明这个人,把事实的桃花源事实之上的桃花源合在一起,最终融铸出千古名篇《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讲座上,肖荣指出,武陵人不是一个空泛的称谓,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一个人的具体称谓,而是实质有所指的一群人的一个总称,即是当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蛮人群体,今天称之为土家族的祖先。通过介绍这一族群的历史文化背景后,肖荣认为,在武陵山脉这样的地方出现《桃花源记》里面的故事,完全或者说非常合理。陶渊明是不是真的在寄托?其实不是。陶渊明写作的时候有他的故事模版,但是这个模版不是托之空言,而是当地这群人的真实生活写照。这就是事实层面的桃花源。

“《桃花源》是写实还是写虚?是写实的。它就是一个故事的模版演变出来的,不代表陶渊明曾经去过这个地方,但是他周围生活的那群人会告诉他,而且他周围生活的那群人跟陶渊明的家族及陶渊明自己本人的特征非常接近。肖荣继而又介绍了当时蛮人群体的生活特征及陶渊明的家族背景,诸如有自己的语言,捕鱼为业,喜欢水战,非常迷信,信仰神仙等。他认为,由于陶渊明对当时蛮人群体的历史故事非常理解,耳熟能详,由此成为后来他进行文学创作的最直接的原因,甚至他只不过是把他熟悉的故事,用他高超的文学技巧,把它讲得更清楚而已

但是,《桃花源记》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篇,除了既有的历史故事模板,还有一些事实之上的创造来源。陶渊明在创作过程之中,加入了自己的一些东西,这就是桃花。也就是说,为什么主题是桃花源?可以写穿过竹林,为何一定要写桃花林呢?肖荣表示,这是陶渊明基于土家族群的文化传统而做的故事设计。陶渊明在设计时不自觉地把一种文化因素——桃加入其中。桃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意象,有着丰富的象征涵义。陶渊明家族是有道教信仰的,而在道教之中,桃花、桃树蕴含着非常多的涵义,所以他在写《桃花源记》时不是选择竹林,因为竹林这个词是来自佛教的;不是选择松柏,因为松柏这个词是出自儒家的,而是选了道教里面象征着生命,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纯正的爱情,象征着永恒的青春活力的桃树作为这个故事的底色背景,我们称之为事实之上的桃花源。

    讲座最后,肖荣表示,《桃花源记》寄托着陶渊明美好的梦想,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但是倘若要深入了解这篇文章背后的深层写作渊源与历史背景,就一定要极大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进行多元阅读,不要望文生义,亦不要人云亦云,仔细思考,方能对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作出深入恰当的解读。
地址:我校汇文楼一层
邮编:518060
网站:www.syxbskj.com 
传真:(0755)26536124
手机端
微信公众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