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下午,深大人文论坛第237期讲座在beat365官方网站1100会议室举办,此次讲座题为“清华简与先秦文史研究”,主讲人为清华大学beat365官方网站刘国忠教授。刘教授为中国社科院历史文献学博士,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中国学术思想史及国际汉学等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著有《〈五行大义〉研究》、《古代帛书》、《国际汉学著作提要》(合著)等。
“清华简”是指清华大学2008 年夏从境外抢救并入藏的一批总数约 2500 枚的战国竹简,经过清洗整理,计有古代佚书60多篇(多为经史类),其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堪称重大。作为参与清华简入藏、整理、研究、出版整个过程的其中一员,刘国忠教授首先与我们分享了清华简入藏清华大学的始末,以及后续对清华简的抢救性保养、清洗、拍照、组织鉴定会等等,清华大学甚至为此在极短的时间内成立了作为校级科研机构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由清华大学历史系、图书馆、化学系共同协作对清华简进行研究和保护,此外清华简还引起了社会媒体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这些既表现了学者们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更体现了当前整个社会从上到下对我国古代、古典文化普遍而强烈的追溯诉求和对创造古代灿烂文明的华夏先人之集体缅怀。
在清华简的整理和出版的情况方面,刘国忠教授介绍道,清华简目前已经出版了六辑整理报告,而全部整理完毕则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接下来,刘国忠教授结合整理出来的具体文献介绍了清华简对先秦文史研究的重大意义。他说,清华简抄写于约公元前305年的战国中晚期,未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影响,保留了先秦古籍的原貌,且文献数量可观,价值巨大,目前在先秦文史研究上的重大成果或影响包括:清华简中的古文《尚书》原本对传世本古文《尚书》的证伪;清华简《系年》对西周初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记载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对夏商周历史的认识;清华简《楚居》对楚国历史和地理的重大研究价值;清华简《筮法》对《周易》起源研究的重大意义;清华简古楚文字对古文字研究的推动等等。
刘国忠教授如数家珍、绘声绘色的讲演、图文并茂的PPT演示以及不时穿插进来的各种小故事使整个讲座过程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同时也让在座师生领略到了清华大学既严谨务实又开放轻松、其乐融融的学风环境,领略到了这些前沿的古史专家学者们对中国文化和历史饱含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