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深大人文论坛254&255期杨昊昇副教授讲座通讯

来源: 本站
2018-02-27
    2017年5月18日下午和19日上午,深大人文论坛第254期和255期讲座在beat365官方网站1100会议室举办,这两期讲座由作客我院的美国迈阿密大学杨昊昇副教授主讲,题目分别为:《骸骨迷恋:郁达夫的遗民情结和旧体诗》、《革命与身体——后革命时代华语电影中的烈士形象》。 

    杨昊昇,现任美国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中文副教授。曾获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中国文学、文化和电影。英文专著(《现代性的古典呈现:新文学作家的旧体诗》)出版于2016年,并著有数十篇期刊和会议论文。 

   18日的“骸骨迷恋:郁达夫的遗民情结和旧体诗”讲座中,杨昊昇教授主要围绕郁达夫“遗民”情结表现的三个方面,即“作为现代审美策略的‘遗民’想象”、“‘遗民’家变与‘生活模仿艺术’”、“流亡南洋的‘遗民’长恨”展开讲演论述。 
    在“作为现代审美策略的‘遗民’想象”中,杨教授讲道,与历史上进行政治抵抗的“政治遗民”和坚守文化传统的“文化遗民”不同,郁达夫的“遗民”心态更多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是文人作为一种审美策略的自我身份构建,这充分体现在他写的旧体诗之中,在这些诗中他常借歌咏一系列“红粉”遗民来寄托故国之思并委婉自陈,甚至借其所推崇的前朝遗民的口吻进行诗歌创作。在“‘遗民’家变与 ‘生活模仿艺术’”这一节,杨教授介绍了郁达夫与王映霞之间的婚姻悲欢故事,讲述了郁达夫在其妻子有出轨嫌疑的情况下,如何在“遗民”情结和“生活模仿艺术”原则的“煽动”下撰写《毁家诗纪》,并最终导致其婚姻的破裂。最后在“流亡南洋的‘遗民’长恨”一节,杨教授介绍了抗战期间郁达夫流亡印尼并最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的结局,以及其在流亡期间写的《乱离杂诗》中所体现出的、不同于其以往创作风格的对家国遭受侵略以及誓死报国的慷慨忧愤之情。 
    19日的“革命与身体——后革命时代华语电影中的烈士形象”讲座,杨昊昇教授则为在座师生献上她在中国电影方面的研究和看法,讲述了所谓后革命时代的华语电影通过“情”与“色”如何对传统的革命者形象进行改写。杨教授的分析围绕新世纪之交的三部电影:《红色恋人》(1998)、《色戒》(2007)和《风声》(2009)进行,她讲道,经典的革命烈士叙述突出的是一种去个人化的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形象,并通过这种形象来诠释政权的历史合法性,同时也通过政权的成功来为革命牺牲背书,而后革命时代则颠覆了这一传统的烈士形象而突出一种去政治化的个人主义的革命者形象,其中“情”和“色”在其间扮演了这种叙述改写的重要元素:在《红色恋人》中,情感成了电影情节发展的主线;在《色戒》中导演通过大量的性描述来刻画后殖民时代的革命者身份危机;《风声》则通过一系列性暴力来达到一种视觉和心理震撼。 
   杨昊昇教授学识丰富、涵养深厚,作为一名长期在海外从事学术研究交流的国际化学者,她的讲座报告为在座师生带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上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的理论视域。讲座后的互动环节,在座师生也借此机会纷纷提出问题与杨教授进行探讨交流。 
地址:我校汇文楼一层
邮编:518060
网站:www.syxbskj.com 
传真:(0755)26536124
手机端
微信公众号
Baidu
sogou